本帖最后由 爱育总部林老师 于 2017-6-15 13:53 编辑
“ 我家宝宝3岁了,过去一直很喜欢和人分享。但最近特别小气。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,宝宝看到人家玩自己的玩具卡车时,不但一把抢过来,还对着人家喊:“这是我的!你不能玩!”无论怎样讲道理,他都不听。有时候就算那些他平时看都不看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碰了,他也会大叫个不停。我训也训过好多次了,但他就是无动于衷,我究竟怎么做才好?
那么,如果孩子突然变得特别“自私”,妈妈可以怎么做。
两个孩子在一起玩,如果自己的孩子特别的小气,什么自己的玩具都不给对方,这往往会让妈妈特别尴尬。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做规矩,会指责孩子,并强迫宝宝把玩具交出来。
其实这样的状况在4岁前的小朋友中极为常见。有时候孩子甚至不仅自己的玩具不给别人玩,还会把别人的东西当做自己的,与别的小朋友争得不可开交。
不分享源于占有欲
当宝宝出现这样的行为时,妈妈不要担心,这是宝宝成长的标志,是宝宝自我意识成长的表现。
著名的发生认识论者和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著作《儿童的语言和思维》中提到“自我中心”这个概念。皮亚杰的“自我中心”是指儿童不能区别一个人自己的活动和对象的变化,把一切都看作与他自己有关,是他的一部分。
出生8个月后,宝宝学会爬行,1岁左右,开始学习走路,在练习走路的同时,宝宝的自我意识逐渐产生,开始意识到妈妈和自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,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,孩子开始产生占有欲。但他只懂得是“我的”,却不知道自己的东西应该和大家分享,也不懂得别人东西不能拿的道理。直到孩子3岁以后,他才会不那么以自己为中心,慢慢学会与小伙伴分享玩具。
我的儿子仔仔最初也不喜欢与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,谁碰他的玩具,他都会一把抢过来,还会“打人”,这一度让我很痛苦。虽然知道这是孩子成长的需要,但孩子表现太过激的时候还是会觉得不舒服。
后来遇到楼上的一个小朋友,当时他们手上各拿了一个玩具车,大家都希望能玩别人的,但又都不肯把自己手里的玩具交出来。于是我赶紧告诉他们可以交换玩,只有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和小朋友交换,才能够玩到别人的玩具。仔仔和小朋友非常痛苦又依依不舍的把自己的玩具交了出来,但那个痛苦只是一下下,很快,玩陌生玩具的喜悦情绪就占了上风,仔仔和另一个小朋友都玩得非常开心。回家的时候,他们依依不舍的把玩具交换回来。
这次以后,每次仔仔出去玩,我都会特意让他带一个玩具,当他看中别人的玩具时,我告诉他可以拿自己的玩具与别人交换。如果有别的小朋友看中仔仔的玩具,我也会让别的小朋友拿玩具跟仔仔交换。这样因为玩具出现纷争的情况少了很多,但如果小朋友来家里,又没有带玩具交换,仔仔还是会抱住每一样东西不给其他小朋友玩。这样的情况一直到3岁以后,随着自我的逐渐完善,社会性、集体性的需求极大涌现出来,才逐渐改观。开始发自内心的愿意与小朋友分享玩具。
很多妈妈因为宝宝不分享,就会责骂他,并强迫他把东西拿出来。其实这样反而会让宝宝走向极端,有的宝宝会更“自私”,有的宝宝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,那就是“迷失自我”,放弃“自我”的需求,对自己的东西无所谓,谁拿都行,随着孩子进一步的长大,你还可能发现孩子从不为自己争取,那个时候,可能妈妈又会觉得孩子懦弱了。
有些孩子因为太过喜欢某样玩具,会偷偷摸摸地把别人的东西拿回来,妈妈们大都觉得这是一种偷窃行为,需要严加管教。但是,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分不清自己的和别人的区别。对于这种情况,妈妈要告诉孩子这是别人的东西,不可以拿,切不可听之任之。必须要让孩子知道,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,拿走别人的物品绝对错误的,父母虽然不能朝孩子发脾气,但说话的语气一定要坚决而严厉。当孩子出现情绪时,妈妈可以温柔的陪伴在他身边,接纳孩子的情绪,同时坚决要求孩子把东西还回去。
仔仔2岁多时,有一次坚持说邻居的小汽车是他的,当时在场的大人都搞不清楚究竟是不是他的。就任由他拿回了家。我回家发现这个情况后,告诉仔仔:这个小汽车不是他的,是别人的,必须要还回去。仔仔当时很难过,大哭大闹,很不想还。我抱着他告诉他妈妈知道他很难过,我接受他的难过,会陪着他直到情绪好起来。但是小汽车是别人的,必须还回去。我告诉他如果他真的喜欢,我可以给他买,但是别人的东西不能拿。这样仔仔一直伤心的哭了半小时,才最终同意了我的意见,并与我一同把他拿回家的小汽车还了回去。
让孩子学会分享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,家长要有意识的引导
通过游戏或交换让分享变得好玩
带宝宝出门时,最好带一两个玩具,当宝宝想玩别人的玩具时,及时的让他用自己的玩具和对方交换,这样宝宝既维护了自我,也能够从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。
家长可以陪孩子玩一些协作性游戏,让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。这样会让孩子知道大家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。
给孩子树立榜样
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父母希望孩子学会分享,就要让他亲眼见证这种品质。父母可以与孩子分享一些物品,同时告诉孩子分享时的感受,最重要的是让他看到你在给予、获取、妥协和与他人分享方面的行为。平时带孩子出去玩时,也可以多带一些零食或水果与其他的小朋友分享。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分享与被分享的快乐。
预先做好准备
如果打算邀请小朋友来家里玩,可以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,问他那些玩具是他愿意分享的,哪些玩具是他不愿意分享的,帮他把那些他不乐意分享的玩具收起来。然后可以设计一些需要互动的玩具,例如搭火车、搭积木等,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准备。事先与别的小朋友打好招呼,如果你的孩子知道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把玩具给别人玩,他可能会更大方。
尊重孩子的东西
所有的玩具、衣服、图书,都是孩子的东西,即使是那些已经被束之高阁的东西,如果要使用,都要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。否则,哪怕一会儿也不行。
不要因为孩子小气而惩罚他
如果你对孩子说他太小气,要是他不分享就要收拾他,或者强迫他把喜欢的东西给别人,那你只会培养出孩子的怨恨情绪,而不是慷慨大方。鼓励分享要从正面去强调,而不是训诫。也别忘了,孩子不愿意分享某些东西也没关系。随着他越来越成熟,他会明白与对他越来越重要的朋友分享,要比独自拥有更快乐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