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孩子教育,很多家长认为越早越好,基础打得牢,长大才能脱颖而出。但教育专家表示,6岁前的孩子学什么、做什么,都要以自我兴趣为前提,不可用家长的主观想法来指导孩子,下面有9件事是孩子6岁前最好不要做的。 不教孩子画画的技巧 绘画、涂鸦以及手工是激发孩子创造力、想象力和行动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,每一笔划、每一种颜色都映射了孩子心中的一个故事。 6岁前的孩子学画画时,不建议教给他画画的技巧和规范,不要以“画得像”为评判标准。如果家长过多给孩子教授一些条条框框,孩子就会慢慢以家长的标准来画,这样的话就禁锢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,缺乏创造力的作品没有任何价值。 不要求死记硬背 很多家长以孩子会背唐诗宋词为荣,动不动就在人前说“宝贝,背首诗给大家听听”,孩子非常流利的背诵下来,也赢得了大家的掌声。 英语单词、古诗词、数学口诀等都是强调记忆性的知识,过早的要求孩子背诵百害而无一利。一是影响孩子大脑的自由发育,另一方面是,死记硬背的方式会加强孩子的心理压力,从而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,毕竟没有理解的背诵只会“烧脑”。 不强迫孩子认字、写字 认字、写字都是从小学阶段开始,幼儿园一般是不会教的。 因此,6岁前的孩子不宜过早的“识文断字”,毕竟写字是一项精细的活,年纪尚小的孩子手臂肌肉发育不够成熟,长期握笔可能影响骨骼发育。 不寄宿幼儿园 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寄宿能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,希望长大后是一位自立自强的人,但仔细想想,不能每天都能看到孩子,这和留守儿童或者孤儿有什么区别? 孩子的共同点就是相对弱小、自我保护能力差,离开父母的孩子没有安全感,容易产生心理疾病。因此,6岁前,甚至读大学前的孩子都不宜寄宿学校,父母情感的缺失可能是孩子一辈子的心灵创伤。 不灌输挫折教育 “不吃点苦,孩子永远长不大”,这是很多虎爸虎妈的教育观点吧?的确,有时候让孩子受点挫折他才能长记性。但是,这种挫折教育绝对不能用在6岁前的孩子身上。 幼儿期的孩子处于建立安全感的时期,如果让孩子经历太多的挫折,反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,使孩子失去对家庭,甚至社会的信任。过多的反面教材还可能损害孩子的自尊,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好某件事。 不强迫孩子做体育运动 活动活动筋骨确实可以增强人的体能,帮助孩子长身体,但很多运动项目是幼儿不能承受的,运动方式不当或超负荷锻炼都可能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。 比如,拔河、跳高、倒立等项目都不太适合6岁前的孩子,游泳、踢小足球、跳皮筋等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。孩子天生好动,每天上蹿下跳会消耗很多能量,因此,家长不需要过多的要求孩子进行体育运动。 不经常给孩子喝饮料 现在社会,带孩子吃汉堡、喝可乐已成为时尚或者是对孩子的一种奖励,但碳酸饮料、油炸食品对孩子身体的危害也是众所周知的。 长期把饮料当水喝,把零食当饭吃,不但对健康无益,还有可能使孩子患上“果汁零食综合征”。孩子的饮食习惯是靠家长慢慢养成的,均衡饮食、健康饮食才是促进孩子发育的好方法。 不给孩子“进补”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长不高,于是给孩子买人参、蜂王浆,甚至每天炖好进补的浓汤给孩子喝。然而,这样做真的靠谱吗?答案肯定是不行的。 孩子吃得好了,但随之而来的“早熟”问题也困扰着大家。过度的给孩子“进补”,很容易“催熟”孩子:女孩胸部发育、来月经,男孩长胡须、个头矮却发胖等性早熟特征。补品并不是一点都不能吃,主要还是摄入量的把握,另外就是6岁前的孩子最好不要“进补”。 不限制玩耍时间 6岁前的孩子每天除了睡觉、吃饭就是玩!家长不要觉得孩子爱玩是不求上进的表现,相反,只有在游戏中才能释放孩子的天性,而玩具作为游戏中的物质存在,也陪伴孩子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。 6岁前的孩子应该自由自在的玩,家长不要过多的限制孩子的玩耍时间,适当的给孩子添置一些玩具:益智类的玩具居多,女孩可以有一些芭比娃娃,男孩子可以拥有一些小汽车和变形金刚等玩具。 |